近年来,永宁县人民法院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保公正”的工作思路,紧跟科学发展节拍,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认真探索新时期人民法院党建工作的新规律,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能动司法,统筹谋划,创新发展,不断增强法院工作政治动力,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以审判树形象,以形象提质效的公信立院之路。
2012年上半年,永宁县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078件,审(执)结案件1131件,结案率54.43%。其中,刑事、民商事案件结案率均达到70%以上,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71.79%,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银川市中级法院召开的全市法院上半年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永宁县法院民商事案件结案率、调解率、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三项指标名列全市法院第一。
永宁县法院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建立并完善了生态移民诉讼三级服务网络,有效支撑起了生态移民合法权益保护“屏障”,为生态移民攻坚工程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积极创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处置机制,在永宁县交警大队设立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实现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判窗口的“前移”;完善速裁调解中心功能,加强对13类民商事案件的速裁调解力度;进一步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配齐配全硬件设施,不断提高立案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切实为群众参与诉讼提供便利。全面推行四级网络办公、办案系统运用,实现了办公、审判流程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在6月份的永宁县党建工作观摩会上,永宁县委书记白建平对永宁县法院党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永宁法院队伍风气非常好,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这样的队伍很可靠,让党放心,让群众安心。
自2010年至今,永宁县法院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区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银川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银川市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银川市公正廉洁执法先进单位”“银川市依法治理示范单位”“银川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先进单位”“银川市政法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
两上西吉为当事人追款
“法官,我的1万多元误存在别人的卡上了,快帮我想想办法!”今年4月5日17时30分,一名当事人拿着一张农业银行卡急匆匆地来到永宁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要求对这张信用卡的账户采取保全措施,予以冻结,担心卡内的钱被取走。
原来,这名当事人姓夏,从事水暖建材生意。3月25日,其儿子捡到一张农业银行卡,随手放在家里的餐桌上。夏某回家后,以为是自己的卡就装入钱夹内。3月27日,夏某集中收取了一笔材料款后,分两次在农业银行永宁支行ATM机上将1.73万元人民币存入该银行卡中。4月5日下午,夏某要向供货商付款时,才发现该银行卡不能支取,到银行查询发现该卡是苏某的。夏某一着急,就来到永宁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求助。
立案法官详细询问夏某后,10分钟内以不当得利纠纷办理了立案手续,迅速转至速裁调解中心审理。速裁庭庭长周建文受理案件后,于4月6日制作了保全裁定。随后,周建文带人迅速赶到该农业银行卡开户地西吉县,在当地法院的配合下将该农业银行卡账户冻结。
由于银行卡主人苏某远在甘肃读书,电话中又不相信法官身份,不愿告诉密码,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返回永宁。半个月后,主审法官再次赶赴西吉县,并与苏某家人取得联系,送达了起诉书及裁定书,并通过其家人给苏某说明案件情况,耐心讲解了不当得利的法律关系及法律后果。经主审法官主持调解后,苏某将夏某误存入其农行卡中的1.73万元退还给了夏某。
替当事人执行不计成本
“法院是人民的法院,只要当事人需求合法,我们法院就会尽全力提供服务,不能单纯计算办案成本。”7月11日,永宁县法院院长梁忠新说。
今年5月,在一起交通事故案件执行中,为了6000多元钱,执行法官远上兰州执行,花去差旅费、车辆油料路桥费等费用2000元。
2008年10月,申请执行人张某驾驶无号牌的拖拉机在永宁县许黄公路行驶过程中,与朱某驾驶的车辆相撞。事后,交警认定朱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经交警调解,约定由车主朱某某偿张某6909元,但朱某某承诺后并未赔偿。2009年11月,在张某起诉后,法院判决朱某某赔偿6909元。
该案在执行中,朱某某下落不明,并找不到其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终结本次执行。
今年4月,永宁县法院发现被执行人朱某某在兰州打工的线索后,恢复了该案的执行。
随后,永宁县法院派出两名执行法官带领司机开车前往兰州执行。经过2天努力,终于将张某的6909元执行款追了回来。
办结案件后,执行法官报销差旅费时发现加上食宿费、路桥费、加油费等花去了法院的2000元。
为企业提供高效司法服务
“法官就是太辛苦了!我到江庭长办公室发现他就没有闲过。喝水就像干活累坏的人一样,一口气喝完一缸子!”7月5日,记者采访时,银川三仓物资有限公司经理温某某说。他说的江庭长就是永宁县法院望远法庭庭长江新科。
温某某的公司是永宁县望远工业园区金属物流园区764家企业中的一家。作为永宁县最大的工业园区所在地的法庭,望远法庭承担的不仅是涉及农村邻里纠纷、婚姻家庭、拆迁安置补偿等类型案件的审判,还要为园区1000多家企业提供司法服务。
近年来,由于钢材市场经营形式的波动,温某某的公司被一家下游客户拖欠12万元材料款。见索要无望,温某某第一次来到望远法庭求助。
法庭受理后,根据温某某的申请及时查询保全了被告宁夏某镁业公司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一家银行的存款。随后,经法官主持调解,被告宁夏某镁业公司用10万元的承兑汇票和部分现金兑现了欠款。从诉讼到案件办结,前后不过20多天。
温某某告诉记者,有人在他打官司的时候说,要回这些欠款起码得花个一年半载的,他真没想到会这么快就给解决了。
望远法庭两名法官今年到6月底已经受理252件案件,审结175件,其中判决57件,调解91件,撤诉27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宁夏望远金属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某某说,金属物流园运营2年多时间里,法庭已多次定期不定期到园区进行法律宣传,为商户提供咨询,将矛盾纠纷化解到诉前。
耐心调解两“仇家”和好
“你和嫂子两家最近好吗?再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吧?”
“没有!好着呢。”7月6日中午,永宁县法院李俊法庭书记员小陈正在回访一起案件当事人闫某。
“说嫂子杨某和小叔子闫某两家是‘仇家’,一点都不为过。为了邻居间的小矛盾,双方今儿你砸我玻璃,明天打翻晾晒的枸杞果,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消停过。2年间,当地派出所为两家的事情出警七八次,叔嫂不仅被公安机关罚款,还处以拘留。”7月6日,永宁县法院李俊法庭庭长康宏伟告诉记者。
杨某是永宁县闽宁镇某村农民,多年来由于邻里琐事,与小叔子闫某一家多次发生纠纷。直至去年11月份,双方发生打架纠纷后,小叔子一气之下,将嫂子打伤,并把一瓢大粪泼在嫂子身上,双方为此结下了冤仇,水火不容。
嫂子遭此侮辱伤害,起诉到李俊法庭,要求小叔子赔偿2万多元。李俊法庭受理后,启动 “生态移民诉讼三级服务网络”绿色通道,多次深入乡、村,从血缘和邻里关系入手做双方工作。经过调解,小叔子闫某和妻子当场向嫂子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嫂子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检讨,并接受了小叔子的道歉,两家重新和好。
康宏伟说,在永宁县生态移民比较多的闽宁镇地区,这种邻里之间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酿成血案。法庭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就要求法官沉下去,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促使邻里和谐,减少纷争上交。
一天化解29件劳务纠纷
今年3月6日,当范某等29名农民工从永宁县法院拿到辛苦打工挣来的劳务费时,由衷地说:“没想到法官能放弃中午休息时间,顾不上吃饭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真是太感谢了!”
2011年2月,黄某承包了某建筑公司项目部分包工程后,雇用范某等29人到工地打工。工程结束后,这29名农民工多次索要工资,先后到有关部门上访未果,便将黄某及某建筑公司起诉至永宁县法院。永宁县法院速裁调解中心承办案件后,两位主审法官主动给双方当事人讲法律、释法理,他们娴熟的经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最终赢得了原、被告双方的理解和认可,2件案件原告申请撤诉,被告当庭支付部分劳务费4.3万元,27件案件以调解结案。
永宁县法院速裁调解中心采取快捷便利的方式,通过当日立案、当日送达、当日调解、当日执行,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