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以及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的职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近日,兴庆法院执行干警赴吴忠市执行案件后,在返回银川的途中,收到了该案申请执行人李某发来的致谢短信。
案件起源于一起借款合同纠纷。被执行人马某与申请执行人李某曾是多年老朋友。2022年,马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李某借用了信用卡进行透支。几年下来,马某通过这张信用卡累计欠款已达4.4万元。
这笔债务不仅导致李某被银行起诉催收,更引发李某夫妻间长久的矛盾,令他倍感压力。无奈之下,李某自行挂失信用卡并偿还全款,随后向法院起诉马某。由于马某迟迟未履行判决,李某只好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受理后,执行干警几次上门查找马某,都扑了空。原来,马某早在收到法院传票时,就已将名下财产转移,“抛家舍业”试图彻底逃避债务。
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执行干警接到了李某的电话。那头传来李某激动的声音:“陈法官,我找到马某了!”
“快,准备出发去吴忠……大家先别换制服,避免打草惊蛇!”上午10点,警车抵达吴忠。执行干警与李某汇合后,迅速隐蔽蹲守。
蹲守了一个多小时后,马某终于出现。看到突如其来的执行干警,马某下意识要跑,却在看到李某的瞬间怔住了。
“马某,开庭你不来,躲了这么久不还钱!刷我的卡这么多年,你就这么心安理得?你知道这几年你嫂子跟我一起遭了多少罪吗?”面对李某激动的质问,马某惭愧地低下头。
执行干警严肃告知,其有履行能力却拒不执行,还恶意转移财产,本可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但李某选择了放弃——他仍念及朋友旧情,不愿让马某留下案底,更考虑到马某的孩子即将高考,不能影响孩子前途。
听到这里,马某流下了泪水:“是我不对,老哥,我还钱,我一定还!”中午1点,马某经过多方筹措,当场向李某转账,履行完了全部债务,这对多年的好友最终握手言和。
执行干警借此案提醒,信用卡是银行授予持卡人透支消费的凭证,不能作为借贷工具转借。信用卡额度并非持卡人自有资金,出借信用卡供他人透支使用,属于套取银行资金转贷,若数额巨大可能涉嫌犯罪。若信用卡被用于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出借人还可能构成犯罪。
撰稿:郝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