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清晨,平罗县人民法院迎来了一群稚嫩而充满好奇的访客——来自新世纪社区和玉皇阁社区的30名青少年。在法院干警的引导下,孩子们先后参观了家事法庭、未成年审判法庭,并旁听了一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真实庭审。从圆桌审判庭的温馨布局到庄严肃穆的刑事法庭,孩子们的目光中既有敬畏,也有对法律世界的初探光芒。
沉浸式体验: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在未成年审判法庭,孩子们围坐在圆桌旁,聆听法官讲解这一特殊设计的深意:“圆桌审判消除了对抗感,但法律的威严从未缺席。”当一起真实案件的法槌声在刑事法庭响起时,旁听席上的少年们屏息凝神。被告人悔恨的陈述、法官掷地有声的判决,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化作现实的警示——“原来租借一张银行卡也可能犯罪” ,一名9岁的男孩在庭审后小声感慨。
法治种子,在情境中萌芽
平罗县人民法院深谙青少年普法的要义:法律意识需扎根于真实体验。通过展示审判庭内象征公正的天平浮雕、讲解法袍的黑色所代表的庄重,法官将法治精神具象化;而庭审中对“主观故意”“违法所得”等术语的当庭释法,更让孩子们理解:法律不仅是惩罚,更是社会运行的规则。正如一位社区带队老师所言:“这场直面司法的冲击力,胜过十堂说教课。”
守护成长,平罗法院的“司法+”探索
平罗县人民法院持续构建“司法+”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专业化审判:设立未成年人案件合议庭,推行“调解优先、关爱提示”机制,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创新普法载体:成立全市首家青少年法学院,开展模拟法庭大赛,让少年化身“小法官”;社会联动:与团委、社区、学校共建法治教育网络,将法庭变为“第二课堂”。此次开放日活动,正是这一体系的生动实践。凉风习习,孩子们走出法院时仍在热烈讨论庭审细节。司法的庄严未必能被少年全然理解,但敬畏的种子已然播下。平罗县人民法院将继续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让法治之光穿透高墙——既照亮少年前路,也为法治平罗筑牢未来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