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每一名胜诉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最终期盼。
当前执源治理工作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从源头上寻找解法,近期,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青执齐赋能·聚力治执源”执源治理主题青年干警实践训练营。来自全市法院的30多名青年干警深入一线,对话多元主体、开展深度研学,在实战中锤炼源头治理真本领,探索从“末端执行”到“源头预防”的系统性解法。
课堂上学,看清问题才能找准方向

训练营的第一课,由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光明作为领题人,聚焦《人民法院执源治理主要路径》,结合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了当前执源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几大“堵点”,并就如何改进和完善现行工作机制,提升执行工作质效提出细化措施。
杨光明特别提醒年轻干警:“我们不但要利用查控的先进技术,也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要多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对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作出全面的评估。”这番话,为接下来的系列实践活动定了调——要接地气,了解真实情况。
实践中问,听心声解实际困境


青年干警们第一堂实践课走进了企业。在一家光伏材料公司车间里,现代化的生产线令人赞叹,但企业负责人的话却透着无奈:“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先进的生产线,但因为市场的突然变动导致产品滞销,前期的投入成本无法收回便引发了诉讼,企业一旦被起诉,账户就被冻结,就此陷入恶性循环……”这引发了大家的深思:如何在保障原告合法权益的同时,尽量减少诉讼对正常经营企业的冲击?执行经验较为丰富的执行法官结合法条和企业现状现场分析,审判部门的年轻人认真记录,一场关于“善意文明执行”的讨论在车间旁展开。
在另一家面临多起诉讼的国企,问题更显复杂。负责人坦言,旗下一家子公司因为600万的纠纷被诉,竟导致整个集团1亿元的贷款受阻。“账户冻结影响太大,工资发不出、社保交不了、银行也不给贷款了。”他迫切希望法院能建立风险预警和调解机制,在企业遇到潜在纠纷苗头时,法院能通过诉前调解、执前和解的方式提前介入,化解纠纷,给企业一个缓冲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争取共赢、多赢的效果。
这些来自一线的真实呼声,让“诉前调解”、“执前和解”、“立审执一体”这些词,不再是文件里的概念,而成了训练营要重点攻关的课题。
对话中寻,共商寻找平衡点


与金融机构的座谈会上,问题同样具体。银行提到“不良资产处理时间长”“抵押物难以变现”“被执行人找不到人”等瓶颈问题,青年法官针对问题立即对症诊疗:部分抵押财产本身存在瑕疵拖慢了处置速度,而一些贷款合同里过高的利息和罚息,有时反而让欠款人失去了履行的动力,建议银行在合理范围内“让点利”促进和解。针对涉金融案件执行问题,提出法院和银行企业共同适用“执前和解+执前督促”的模式,争取在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前,用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解决问题。
经过坦诚交流,大家找到了共同方向:探索发挥法院与银行业协会的积极联动作用,建立金融案件化解联动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尝试执前和解,提升执行质效,一条化解金融纠纷的新思路逐渐清晰。
制度支撑,凝聚合力明方向

青年干警在一线探索的同时,全市法院也在系统谋划如何为执源治理提供更强支撑。
7月份召开的全市法院上半年执行数据分析研判会,直面当前执行工作的短板,明确了下半年发力方向,会议要求将执行质效作为“风向标”,以即将开展的“规范执行提质增效专项执行行动”为抓手,拿出“全力奋进”的劲头,稳慎推进执行与破产程序融合,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执行联动机制,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加大对拒执犯罪的打击力度,强化案件全流程监督管控,持续提升执行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执行问题。
这些部署要求,为青年干警的实践探索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明确的制度指引和组织保障。
成果初显,让权益兑现更顺畅




一个月的实践和碰撞,青年干警们对执源治理的理解更加系统:从立案、审判阶段就考虑执行问题,判决后要及时做好答疑和督促履行工作,即使申请执行的案件也要尽力促推执行和解,部分执行案件要及时衔接破产程序,努力在纠纷升级的各个环节“设卡分流”。
想法很快变成了行动。在石嘴山中院的执前和解中心,法官通过耐心沟通,帮助一起追偿权纠纷的双方达成了和解——申请人同意减免部分利息,被申请人承诺月底前付清本金。这个柔性化解的案例,直接促使30多件同类案件止步于执行程序之前,极大节约了司法资源。平罗县法院“诉讼保全+执前督促+执前和解”组合拳效果显著,用这套方法成功化解85个案子,全部自动履行到位,实现了“零强制”。
截至7月底,全市法院共执行到位金额超5亿元,通过“执前调解”成功促使236案达成和解,实质性化解204件。这些数字,是青年干警们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踏实脚印。
从忙于案件执行的“末端灭火”,到主动在纠纷萌芽阶段“源头防火”,当这些年轻的法院力量,带着听到的难处、了解的问题、学到的智慧,回到各自的岗位,一张覆盖立案、审判、执行、破产全流程的治理网络,正在贺兰山下悄然织就——让权益兑现之路更短,让司法为民温度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