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彭阳县法院法官驻乡(村、社区)工作室在白阳镇郑河街社区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彭阳县法院法官驻乡(村、社区)工作机制正式启动。
彭阳县法院法官驻乡(村、社区)工作机制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机载体,作为改进司法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作为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举措,得到县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和协调指导,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五个彭阳”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派驻基层工作室的法官由40名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法律知识和审判经验丰富、熟知基层工作的干警担任,每月至少有两天现场办公时间,通过定期驻村、预约服务、巡回审判、诉调对接、法官热线等方式,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所需,积极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力所能及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对群众生产生活、相邻关系等方面存在的疑问及征地补偿、折迁、移民安置、劳务关系等问题提供咨询、答复或帮助;对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的赡养纠纷、邻里纠纷、轻微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小额债务纠纷等矛盾坚持哪里有矛盾,驻村法官出现在那里;对辖区案件当事人的定期回访,做好判后答疑,以真理服人、以真情感人,消除信访苗头,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开设法官热线、设置“民意信箱”等形式,畅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开展巡回审判,达到处理一件事情、解决一类问题、教育一片的群众的效果;对偏远山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就地审查、就地立案、就地审理等司法便民措施,减轻群众诉累。使法官真正出现场、解民困、去民忧、保民生、促发展。
在驻乡(村、社区)工作中,派驻法官当好群众满意的“五员”。即辖区综治维稳工作的“调解员”,及时化解矛盾;法律知识的“宣传员”,提高村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联系群众的“联络员”,主动做好民意沟通工作。指导基层调解的“督导员”,确认调解协议;理顺群众情绪的“防控员”,化解涉诉信访。
“驻村法官工作室”的成立,是彭阳县法院继开展“流动法庭”、诉讼“一站式”服务活动之后又一便民利民创新举措。开展该项工作的初衷,在于取得 “法律服务零距离、化解矛盾低成本、群众感情零伤害”的社会效果,通过与群众的联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司法能力,提升司法水平,以工作实绩赢得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
参加揭牌仪式的有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局、司法局及县综治委成员单位、全体干警及部分群众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