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灵武法院召开2025年第三次审判执行指标分析会,对2025年第一季度案件办理情况及审判质效指标情况进行分析汇报,并就2025年2月改判、发回重审案件逐案讨论分析。院班子成员、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针对目前各庭室重点指标运行情况和审判质效指标数据情况进行了通报总结,并提出要求。一是靶向细化,抓实抓紧短板指标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以“精准识别、动态监测、定向攻坚”为抓手,推动审判质效全面提升。依托“云策”平台,建立质效指标“红蓝绿”三色预警机制,对诉前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等关键指标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深化“一案一策”整改机制,针对长期未结案件流转周期长、案件难度大等薄弱环节,分析短板弱项,制定专项清积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验收标准,确保“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强化院庭长“包案督导”责任,将短板指标整改纳入绩效考核负面清单,倒逼责任落实。二是智慧研判,“三查三审”遏制发改增量。构建“数据驱动、类案牵引、责任闭环”的发改案件防控体系,全面推行“三查三审”机制(查程序规范、查证据链条、查裁判说理;审法律适用、审利益平衡、审社会效果)。依托“法答网”智能分析平台,建立发改案件问题解决机制,对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案件进行逐案研讨,精准定位“病灶”。落实“发改案件双向评查”制度,由原审法官、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逐级复盘剖析,明确责任认定标准,纳入考核数据进行参考。三是逢优必争,四学四比锻造办案铁军。以“政治铸魂、业务强基、作风塑形”为主线,深入开展学理念比站位、学规范比质量、学技能比效率、学典型比贡献“四学四比”专项活动。认真落实导师帮带,通过“领导带徒”“双向评价”“成长档案”等方式,推动年轻干警在多岗位历练中提升综合能力,新晋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提升专业素能。开展“灵秀”课堂,鼓励干警走上讲台,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行“考质量评精品、考效率评标兵、考效果评先锋”“三考三评”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有力锻造“灵秀”领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