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灵武法院召开2025年第二次审判执行质效分析会,对2025年至今本院案件办理情况及审判质效指标情况进行分析汇报,并针对本院上个月的发改案件进行逐案分析汇报。院班子成员、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针对目前各庭室重点指标运行情况和审判质效指标数据情况,会议通过指标分析与情况通报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一、“关键少数”勇挑重担,夯实司法公正根基。院庭长作为“关键少数”,是司法公正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责任落实上率先垂范,将政治引领与业务监管深度融合。深化“全流程阅核”机制,强化对重大疑难案件、长期未结案件的实质化监管,带头办理涉民生、涉营商环境等类型化案件,以示范办案带动质效提升。坚持“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动态跟踪案件进展,精准识别风险隐患。定期开展裁判文书“三查三比”活动(查说理、查证据、查程序、比规范、比质量、比效果),对问题案件实行“一案一反馈、一整改一销号”。落实“审判质效约谈”制度,对长期落后指标“挂牌督办”,以刚性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筑牢司法公正防线。二、案例报送精益求精,打造司法智慧传播高地。坚持“办案即调研、精品出公信”理念,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挖掘、全域覆盖”的案例培育机制。聚焦新型疑难案件、社会关注热点,完善“审理-培育-提炼-申报”全链条机制,定期开展优秀案例、优秀调研评选,推动形成“以案促研、以研促审”良性循环。深化“案例资源库”建设,依托“法答网”“案例库”平台,实现典型案例“一键检索、智能匹配、精准应用”。建立“案例成果激励机制”,将案例入选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激发干警“研案例、出精品”的内生动力,让司法智慧成为法治建设的“源头活水”。三、目标锚定精准发力,挖潜内驱夯实主责主业。坚持“审判质效是生命线、群众满意是试金石”,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制定“核心指标攻坚清单”,实行“周调度、月分析、季考核”动态管理模式。深化“立审执破”一体化改革,完善“简案速裁、普案快审、繁案精办”分层机制,全流程压缩办案周期。强化弱势指标专项攻坚行动,对长期未结案件、申请执行数量等薄弱环节实施“项目化推进、销号制管理”,确保审判质效“稳中提质、进中向好”。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应用,探索打造“集中送达、集中扫描、集中归档”中心,以科技赋能、集约增效,推进审批工作现代化,让法官专注“核心审判”,为司法主责主业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