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灵武法院崇兴法庭成功调解了涉及8名司机的运输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及时高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案情回顾
2024年7月,案外人马某联系原告陈某称需要8辆车拉货,陈某了解具体情况后按照要求找了8个货车司机前往指定地点拉货,并按时到达目的地完成运输任务。接收货物的公司向陈某等人出具了过磅单,过磅单上的发货单位是被告李某。案外人马某称,随后被告李某会直接向司机们支付运输费。等了几天一直没有收到运输费的陈某等8人便主动联系李某索要运输费,多次索要未果,陈某等人就直接到供货公司寻找李某,打算当面要钱。
然而,陈某等人在供货公司里并没有找到李某,还与公司工作人员起了冲突,陈某遂报警处理,民警到现场后帮陈某等人联系了李某,李某承诺3天后向陈某等人付款,之后李某并未按期支付,陈某等人便先后起诉至灵武法院,请求依法裁决。
案件处理
8起案件,涉案金额3万余元。灵武法院崇兴法庭收到案件后,书记员在送达前查看卷宗时发现案件争议不大,事实清楚且涉案标的较小,随即与承办法官沟通案件情况,法官梳理案情后认为调解更有利于处理这起系列案件,不仅可以更快地化解纠纷,原告也能尽快拿到运输费。
一番考虑过后,承办法官遂联系双方当事人询问调解意愿并约定了调解时间。
“最近我手头的资金周转不开,并不是有意拖欠的。”
“不管是啥原因,拖了大半年了,对你们这么大公司来说这几万块钱也不为难啊!”
调解过程中,李某态度很好,一直不停地向陈某等人解释一直未付钱的原因,但陈某等人因长时间积累的怒气难消,双方一直僵持着。承办法官一边安抚陈某等人的情绪,一边向李某释法析理,告知其拖欠运输费带来的法律后果,也向李某讲述资金周转不开有困难也应当主动联系原告,商量解决方案,不能一声不吭一拖再拖。
“货车司机每天拉货实属不易,就眼巴巴等着这笔钱呢,本来好好沟通就能处理的事,拖着拖着就闹到现在矛盾这么深的程度了!”
听着法官的话,李某面露尴尬之色,再次向陈某等人致歉并表示一个月内一定会将拖欠的运输费用支付完毕,陈某等人也表示愿意再给李某一些时间。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这起系列案件终于得以妥善化解。
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灵武法院在处理这起案件过程中,注重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既讲法律原则,又顾及当事人情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近年来,灵武法院始终秉持着“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调解优势,秉理而行解纷争,融情而进化心结,成功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矛盾纠纷,为社会和谐稳定筑起了坚实的司法防线。